Focus    前瞻洞察
前瞻洞察
迎接AGI时代,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文 | 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云与计算存储产品线总裁 徐润安

作为深耕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实践者,我们清醒地认识到:AGI时代的到来既是必然趋势,也伴随着必须跨越的技术鸿沟。

新华三集团高级副总裁、云与计算存储产品线总裁 徐润安

从AI到AGI,仍需攻克三大核心挑战

诺贝尔奖近年频繁授予AI领域研究者的事实,印证了这项技术对科学革命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AI技术的深度应用,与AI三要素——算力、数据、算法息息相关的一系列痛点也随之而来,将AI工具真正提升为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AGI系统,仍需攻克三大核心挑战。

首当其冲的是算力效率瓶颈。当前企业既面临基础算力不足的困境,又需解决模型训练与业务推理的协同难题。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单一算力架构已无法满足多样化场景需求,必须通过CPU/GPU多元算力池化、服务器内外标准化联接等技术手段,构建可动态调度的智能算力集群,高效地调度算力和优化资源配置。

数据正成为制约大模型发展的关键因素。一方面,AI大模型的发展需要愈发强大的数据治理能力,来保证高质量数据的获取和管理,以满足大模型高效训练的要求;而另一方面,数据规模的急剧增长,也使得数据治理的难度大大增加。此外,数据的质量又进一步影响到算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加之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各领域数据的差异性等,都要求企业对算法进行迭代与提升,在特定应用场景中选择最合适的算法,能够实时处理数据并做出快速反应。

能耗治理是常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环节。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数据,全球数据中心消耗的电力超过250TWh,约占全球电力需求的1%,占全球碳排放的0.3%。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8%。因此,如何构建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能耗治理,提高数据中心的整体能效,事关AI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前瞻性布局,加速走向AGI时代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AGI时代的到来仍充满无限机遇。现在我们能够看到openAI推出的新模型已经出现了慢思考、推理的过程,加上脑科学、神经科学的进展,所以我相信AI会越来越接近人类。

AGI一旦实现,则将会深刻改变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模式,助力社会各个层面的创新与发展。面对未来的信心,不仅来自我们对技术进步的深刻理解,也在指导新华三的前瞻技术布局。

面向智算场景对现有基础设施的新需求,我们提出"算力×联接"的核心理念,旨在通过多元化算力和标准化联接的深度融合,打造更为强大的算力基础设施。这种技术路径既包含将AI技术全面融入产品的NAI智原生能力,也涵盖多元异构算力基础设施的可进化能力,通过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深层融合和调优,让算力得以更灵活、高效地调度和释放。

在算力方面,提供CPU和GPU多元化选择,满足市场与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并加强供应链的供给保障;而在联接层面,积极推动联接标准化,通过服务器内、外部GPU联接标准化,实现异构GPU的智算集群,降低算力部署和应用的成本。

要满足百行百业在不同AI应用场景下的不同算力需求,既需要计算侧的互联,也需要网络侧的互联,让不同的算力资源实现池化,再加以科学调度和管理,打造智算集群从而带来智算效率的大幅提升。

傲飞算力平台便是这一理念下的重要产物之一。作为智能调度平台,它不仅支持万卡集群的通用算力、智能算力统一调度,还能够根据不同的智算场景和规模为客户提供算力服务,为AI技术的大规模商用提供资源支撑。

除了算力层面,在数据、能耗等方面,新华三持续推出行业领先的解决方案并不断迭代。在解决数据治理问题上,绿洲大模型数据治理平台能够通过异常清洗、过滤、去重、去隐私、语料增强、多维评估等流程将原始数据转化为训练数据,并对结构化数据、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多模态数据进行高效管理,覆盖AI数据应用的全流程、全生命周期。致力于持续突破散热技术边界,为提升散热系统能效、降低智算中心PUE,新华三已经实现并加速迭代覆盖冷板式和浸没式两大技术路线的全栈液冷解决方案。

因此在新华三的布局中,不管是算力的释放、数据的治理,还是能耗的优化,这些过程都离不开AI的深度赋能。AI具有指数级的放大能力,我们提出“×AI”,也就是在基础架构升级中全面引入AI之力,大幅提升各项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应用体验,从而使基础架构在AI等新型业务负载中获得更加优异的表现。“×AI”能够让所有业务收益倍增,产生更大的化学反应,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特性的叠加。

需要强调的是,AGI时代的到来绝非单一企业的技术竞赛。对于企业而言,面向AGI时代的转型绝非单纯的技术变革,更是一种思维上的革新。培养新的生态思维是大势所趋。尤其是在通往AGI时代的道路上,新问题层出不穷,只有多方联手,做好生态建设,才能推动整个产业的共同繁荣。

而从这种生态思维出发,新华三也在持续致力于建立一个包容不同伙伴类型、倡导多样性、开放性的良性生态系统,在此之上携手合作伙伴联合创新,深化AI技术的行业应用,共同孵化越来越多的融合解决方案,推动百行百业实现智能化转型。这种生态协作模式证明,只有通过产业链协同创新,才能有效解决算法适配、场景落地等共性问题。

站在技术演进的前沿,我们坚信AGI时代即将到来。但通向AGI的道路需要全行业建立理性认知:既要保持对技术潜力的信心,又要对现实挑战保持清醒。唯有持续攻克核心技术瓶颈、构建开放协作生态,才能将AGI的宏伟畅想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本文整理自《哈佛商业评论》访谈实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