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19期
Solution    方案
Solution    方案
无线物联网模式下的隔离病房解决方案
文/陈虞果

2019年12月至今,新冠肺炎在全球的感染趋势愈演愈烈,随着疫情的不断增加,部分地区呈现爆发式增长,虽然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大规模传染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是局部疫情或者某些特殊事件的应急处理在未来将是长期存在的需求。

在医院这个直面疫情的环境下,医生、护士、患者(以下简称:医护患)之间的交叉感染问题也越发严峻,医院更加迫切希望当疫情出现时,可快速部署隔离场景,减少医护患之间的接触,通过有效的预警、监测、定位等手段,将医院通过无线物联网纳管起来,尽可能地将疫情控制在一个相对安全的区域内。

无线物联网模式下的隔离病房整体架构

无线物联网技术,可为医院提供全流程的业务感知,应用于隔离病房智能化管理。通过非接触状态下采集患者的体征信息,可实时提供数据可视化分析、预警及定位,大大降低了医护患之间的交叉感染几率。

图1 无线物联网隔离病房场景部分核心应用

整体架构自上而下将分为感知互动层、网络传输层、应用服务层三个部分,其作用分别为:

感知互动层:通过条形码、二维码、RFID等物联网技术,对患者、医护人员、设备、器械、药品等进行标识分类,通过多种传感器及医疗设备获取体征、环境等参数,利用读卡器、PDA、计算机采集处理各感知设备的数据,再通过无线接入点、中继器、基站、网关等实现感知数据的局部传输、汇集、融合和协同处理。同时数据采集及控制层接收所采集数据,分析处理后发出调度指令,做出联动响应,从而实现声光报警、门禁控制等动作。

网络传输层:采集感知互动层的数据链路,通过有线链路、无线链路、物联网等多种传输手段建立数据传输网络,完成地址解析、路由服务、网络维护、事务调度等任务,安全可靠地实现感知数据的上传和联动指令的下达。

应用服务层:作为系统面向使用的主要构成部分,应用层对医院各场景、环节、部门的数据进行汇集、分析、重构、处理,结合医院具体应用的目标、任务和性质对数据进行综合利用,实现物联网各节点和医院各设备的相互感知,充分建立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感知联动关系,利用物联网技术对具体业务进行构建、重组及优化。

应用层还需为上级部门或管理机构如医管中心、医保中心等提供数据支持和信息来源。根据提供的数据和信息,相关部门将会更有效、准确地进行信息统计发布、趋势评估、决策制定、应急预案等工作。

同时,应用层与其他医疗机构及行业进行数据开放与共享,进行统一数据处理和挖掘,实现更深和更高层次的业务拓展和应用,向建立统一、高效的区域医疗化和城市级公共应用平台延伸。

无线物联网隔离病房业务场景

隔离病房业务场景应突出减少接触的原则,对高风险感染场景重点进行无线物联网覆盖,具体场景如下:

1.患者的日常体温监测场景

体温监测系统由体温标签、接收器、传输网络、体温监测控制器(中间件)、体温监测系统四部分组成,体温标签贴在病人腋下,实现对体征数据的采集,接收器接收到体温数据后传输给物联网AP,物联网AP将数据统一传输到体温监测控制器(中间件),控制器实现对协议进行统一的过滤转换、算法分析,并将结构化的体温信息保存至后台数据库。护士工作站可以对病人体温进行统一的监测,同时系统提供标准的接口,可以将病人的体温信息传递给如移动护理、远程监护等信息化系统,真正实现患者体温24小时连续监测,减少护士人员频繁对患者体温的测量,避免不必要的接触,并缓解目前护士人力紧张的局面。同时,用75%酒精棉擦拭、喷淋以及低温等离子消毒之后,体温贴可循环使用。

2.临床输液管理监测场景

智能输液通过重力感应原理,可自动判别输液器种类及规格、输液剩余剂量,并预估剩余时间,判别堵针、漏针、空瓶、滴停等情况,并把每个床位的输液状态信息实时传送到护士站、二级护理站及护士手中的PDA上,护士在病区任意区域均可以看到每个床位的输液进程,真正让医护避免了不必要的接触,并缓解目前医护人力紧张的局面。

3.智慧人员管理监测场景

采用目前先进的物联网技术,结合胸卡等物联网终端设备对医院内部工作人员分工进行统筹管理,根据医院突发情况实时的对增援人员进行调整优化,减轻医院工作人员工作强度;

通过智能手环对感染患者加强体征监测和定位管控功能,合理规划院内传染隔离区和日常生活办公区域范围界限,当出现越界或患者突发意外时,可实时进行告警提示并帮助工作人员快速定位所在位置,及时进行干预、抢救、规避意外风险。

通过人员管理系统,将医院内医生、护士、患者三类人员统一管理起来,减少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接触感染实时监测病患体征参数,在应用平台界面对对告警内容进行智能化筛选,排除80%以上的无效告警,快速判别确认有效信息,做到合理合规的人员管理运营。

4.抢救设备快速定位场景

针对急救医疗设备可以实时定位跟踪,可回放经停路线和轨迹,可通过系统进行准确查找,确认该急救设备是否在用?哪个设备位置距离病人最近?从而为抢救病患赢得宝贵时间。同时还可以针对转院的急救设备进行跟踪,如是否按期归还?防止急救医疗设备的闲置、浪费、遗失,保障资产安全。重点污染区域拦截警示场景。

将如上场景采集的各类异构、异源的医疗数据统一结构化并与医疗信息融合,最终接入平台的各类感知终端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准规范进行数据处理,消除不同终端数据的异构性。并将融合后的各类数据存储到数据中心或通过各类接口提供给业务或其他外部系统使用。

图2 无线物联网隔离病房应用架构图

结束语

隔离病房建设的核心是尽可能减少医护患三者之间的接触,借助多种无线物联网技术方案,使用非接触状态的智能化终端,采集患者的体征数据以及位置等信息,提供后台数据可视化分析。同时,缓解目前一线医护人员缺失、高负荷工作等问题,真正实现一种可快速落地交付的无线物联网隔离病房方案。

分享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