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满足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需求,工业互联网迫切需要高速可靠、泛在联接的关键网络基础设施,5G的出现恰逢其时。2019年10月31日,中国5G正式商用,开启工业变革的大门,成为工业互联网的重要支撑载体。5G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将成为促进产业升级转型、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本文旨在剖析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及产业价值,深化“5G+工业互联网”新兴业态与应用模式的认知。
5G+工业互联网产生价值裂变
裂变是价值演化的核心。4G技术使得移动互联网快速普及,以电商、社交、文娱为代表的消费互联网迅速崛起,消费价值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而随着5G时代的到来,5G联接质量的提升和联接成本的降低促使消费互联网加速向产业互联网演进,为车联网、智能制造、无线医疗等垂直行业带来万亿元的生产价值。
5G超大带宽、超低时延、海量数据的特性,为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融合创新应用提供了关键支持和重要机遇。未来超过八成的5G应用将来自于工业互联网等垂直领域。因此,5G是驱动工业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关键使能技术之一,而工业互联网也是加快5G商用规模部署的重要突破口之一,二者相辅相成、强强联合,碰撞产生1+1>2的倍增效应和价值裂变。
5G使能工业互联网
1)5G促进全要素联接
工厂内网络包括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TSN、PON等有线网络,以及5G、NB-IoT、Wi-Fi、蓝牙等无线网络。工业现场环境高温湿热、嘈杂恶劣,有线网络难以铺设、组网复杂、覆盖范围有限,无线连接将逐渐成为主流。5G作为工业无线联接的重要支撑载体,支持工厂内外多场景、灵活、无缝的网络覆盖,打通人、机、料、物、法、环等各生产要素,实现工业全系统、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泛在深度互联。
2)5G使能柔性生产
随着客户对高质量、定制化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产线必须具备可随时调整的“多品种、小批量”定制化生产能力。5G用“无线”代替“有线”贯穿工业制造的全过程,可更灵活便捷地部署、调整产线上的设备单元,节省线缆支出、减少布线人工,满足产线高效率、零停机、高稳定可靠的刚需,使能工厂向柔性生产转型,提升企业规模化定制的能力。
3)5G支撑数字化决策
对于企业来说,网络联接最大的作用在于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让原本静默的产品、生产资料以及业务流程,通过5G的深度交互、互联互通能力,实现海量数据汇聚和研发生产资源共享。再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挖掘数据的价值,提升制造企业的效率、质量、成本等核心业务指标,更快更好的支持企业数字化决策速度和精度。
工业互联网激活5G商业价值
1)工业互联网支撑5G全场景落地
5G发展初期以高带宽的eMBB业务为主,驱动5G规模应用。5G发展中后期,基于低时延uRLLC、海量连接mMTC的创新型应用得以爆发,蓄力5G长尾价值。工业互联网场景丰富、需求类型多,既有AR/VR等大带宽业务需求,也有低时延工业控制、海量传感器并发连接的需求,能够为5G技术全场景落地验证提供较佳试验田。
2)工业互联网为5G提供大规模发展空间
5G的应用前景符合“二八定律”,即20%用在传统的消费物联网上,80%用在生产物联网特别是工业互联网上。预计到2030年,我国工业领域中5G相关投入约达2000亿元。工业互联网市场空间大、应用需求多,能够为5G大规模应用提供足够的发挥空间,推动5G应用从物流、监控等生产外围环节向仿真、控制等内部核心环节渗透,使得应用深度不断拓展。
3)工业互联网为5G培育新标杆应用和商业模式
基于5G催生的工业互联网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将显著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为孵化和培育5G标杆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也为探索5G新型商业模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工业互联网从公网到专网的建网模式、从管道到中台的服务模式、从自营到共营的运营模式为挖掘5G商业价值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成为5G商业成功的先导试金石。
从不同视角洞察5G+工业互联网的价值
5G所代表的信息化正在动摇工业化赖以存在的契约与流程化基础,重构时空关系、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反之,工业互联网与5G的碰撞,也带动了基础电信行业的转型升级,打破组织边界,催生新的产业业态:产业链上游和下游均有向中游“管道+平台”迁移、跨界融合的趋势,而中游运营商和服务商也意图将触角伸及“底层数据+上层业务”的领域。
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可抽象出产业链4类主要参与者:国家和政府(代表政策)、工业企业(代表需求)、运营商(代表服务)、设备商(代表产品)。
需求侧视角
1)国家和政府
5G是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发动机,在各国军备赛中的定位是“效率”,即重点在于提升联接效率。工业互联网是制造强国的“新基建”和“两化融合”的工具,而5G使得这个工具效率突破式提升。根据GE的测算,即使航空、电力、能源等工业领域特定生产环节效率提升1%,也能在未来15年节省300亿~900亿美元,获得巨大收益。因此,从国家和政府层面看,5G+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力量,双轮驱动各国驶入智能制造新赛道,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
2)工业企业
从国家层面,鼓励打造两类工业互联网平台:一类是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即双跨平台),如海尔COSMOPlat、阿里supET等;第二类是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行业骨干企业自建。由此分化出两种类型的工业企业,一类仍代表需求侧,需借助供给侧提供的资源实现数字化转型;另一类既是使用者也是供应商,横跨供需两侧,助力更多工业企业迈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新阶段。
供给侧视角
1)运营商
运营商担负5G建设的政治使命,相关的政策扶持(如频谱分配、收费模式等)也为运营商带来了战略性机遇,使其有机会第一次规模性进入垂直行业的生产网领域。
4G及之前的通信技术主要面向个人和消费网,标准不统一,各运营商基本是单打独斗、零和博弈的状态,最终被OTT打破栅栏、沦为“管道化”。5G时代通信行业全球化趋势促进了标准统一,网络架构从封闭走向开放,运营商与垂直行业的紧密性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交叉赋能给予运营商新的角色和定位,各运营商齐头并进、在增量市场正和博弈。
2)设备商
从产业结构来看,拉动产出增长的动力随5G商用进程的深化而相继转换。因此,对设备商(包括传统ICT公司、互联网巨头、系统集成商、工业设备制造商等)而言,工业互联网“3T融合”(CT/IT/OT)模糊了行业边界,5G泛在联接和使能行业赋予其更多的话语权,设备商纷纷转型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定位“底座”与“中台”,助力工业企业打造“端-边-网-云”一体的基础性、综合级、规模化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
结束语
工业互联网已成为领军企业竞争的新赛道、全球产业布局的新方向、制造大国竞争的新焦点。5G与工业互联网的碰撞,从技术引导到产业引导,从工业思维到产业思维,打破了原有组织边界和契约、流程,在时空关系、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上先“断裂”再“组合”,引发先进制造的链式反应、产生价值裂变。
在新一轮战略机遇中,以新华三为代表的ICT厂商在网络、平台、安全等产品及解决方案中拥有一定优势,但跨领域认知有限,对工业制造业的痛点和逻辑了解不够深入,缺少生态聚合力。新时代赋予信息通信业新使命,我们应把握“政府输血+企业造血+产业补血”政策红利,站在5G和工业互联网风口,从战略规划、技术预研、产品布局、生态构建等方面快速完善“5G+工业互联网”方案体系,并在资本、人才、产业各方面寻求生态发展与合作。
潮起宜踏浪,风正好扬帆。“5G+工业互联网”未来已来,及早躬身入局。
注: I²R(H3C Industrial Internet Research)新华三工业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是紫光集团核心企业新华三集团在工业领域成立的数字化转型专业服务机构,聚焦国际国内工业领域发展趋势,重点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技术体系,开发并满足客户工业场景需求的端到端产品和解决方案,并提供具有战略意义的数字化转型与工业互联网建设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