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IT in Users Eyes    云行百业
云行百业
数字化就是企业的战略半径
TechECR记者 张戈

至少两件事情,可以得到更好的解释——“新华三商城”的上线,“紫光股份智能工厂”的落地。这“一上一下”两件事情,代表了新华三在“数字化变革”阶段的观点:企业将基于数字化能力,重新思考业务规划和公司战略。

围绕数字化能力展开战略

“‘新华三商城’不是京东,也不是淘宝。”谌平是新华三集团副总裁、首席信息官,虽然不直接负责业务,但他深度参与了新华三商业市场的战略规划——这家公司希望将“线上和线下”的营销网络、“售前和售后”的技术能力、“原厂和生态”的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希望末端客户能直接触达原厂产品、方案、服务,或者能找到原厂认证的渠道伙伴。

这显然并不容易。

科技企业对商业市场一直存有执念,但过去20年,想尽各种办法也未能完全打开。究其原因,蹲下身子捡散碎银两,就需要对商业市场进行网格化细分,就需要将营销、服务体系延伸至县级市场。这也意味着巨大的资源投入,而且可能是产出不成比例的资源投入。

“新华三的商业模式创新,将围绕‘新华三商城’平台设计和开展。”新华三改变了思路,谌平希望以企业自身的实践,向业内传递超越数字化转型的观点:“所有企业将基于数字化能力,思考业务规划和公司战略。”换句话说,企业数字化能力的家底,决定了未来战略的宽度和深度。

此前,业内的思维可真不是这样。回顾企业数字化进程,通常可以总结为三个阶段:从“数字化基础”到“数字化转型”,再到“数字化变革”。“数字化基础”阶段可视为信息化建设的“补课”,工作特征为平台建设、设备联接、业务整合;“数字化转型”阶段则是在此基础上,广泛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目标焦点关注在应用体验、管理体验。

但不管是“数字化基础”阶段,还是“数字化转型”阶段,都是先有业务,再有系统,再后完成数字化。期间也是数字化要去主动适应业务。不只是将业务从线下搬到线上,按照之前的流程推进而已。

“‘新华三商城’的上线,是‘数字化变革’阶段的标志之一。”谌平认为这是一个具备颠覆性的阶段。数字化不再是业务流程的镜像,数字化也再不是业务流程的搬运工。“数字化变革”阶段,企业将通过数字化技术激发创新能力,颠覆现有的业务流程,重新思考业务规划和公司战略。

不可忽视的路径

但接下来的工作也不会轻松。麦肯锡就曾进行调研: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率仅为20%。如高科技、媒体和电信等行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率也不超过26%,石油、天然气、汽车和制药等传统企业,成功率更仅在4%~11%之间。

“很大的原因是忽视了路径问题。”谌平所说已经不是从“数字化基础”到“数字化转型”,再到“数字化变革”的粗线条蝶变。这家公司希望通过自身的数字化实践,再阐述几个核心观点:

●数字化战略需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推进;

●不一定从最复杂的事情开始,但一定要找准业务切口;

●其三,在小切口场景中,小步快跑,实现快速敏捷地交付和迭代,提振企业对数字化变革的信心。

“愿景”万变不离其宗

除此之外,完整的“愿景”更是必不可少。“1335”是新华三的数字化变革愿景。“1”为“数字大脑”,第一个“3”是“新华三商城”等三个“统一门户”,这也可以理解为新华三的三个“超级APP”;第二个“3”是“智慧流程”等3类体验升级;“5”是“敏捷开发”等5大能力平台。

需要说明,“1335”数字化变革愿景,只是新华三给出的参考架构,这就像足球比赛的派兵布阵,到底是“1442”还是“1433”,或是“1451”,完全可以因势利导,企业将根据所处行业领域,以及自身发展诉求而定。

但将“数字大脑”作为“1”号位的守门员,应该不会有什么疑义。只不过,新华三也希望修正业内对“底座”类解决方案认识上的偏差。因为此前太多的注意力,关注在“底座”的计算、存储、网络等基础IaaS能力,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敏捷开发等PaaS能力。

“新华三自用的‘数字大脑’,是通过类似‘一网统管’的方式,将所有业务连接起来。”谌平说:“‘数字大脑’正在成为新华三所有业务运营的指挥调度中心。而除技术底座外,‘数字大脑’至少还有三方面的价值。”

其一,自上而下的数据打通,以实现企业各业务单元看到一致性的数据报表,避免认识偏差;其二,向上面向管理层、向下面向业务层,提供数据分析及服务,且面向所有员工提供统一的“数据门户”,让人人都成为数据分析师;其三,通过“数字大脑”实现全域精准的业务管理,提升运营效率以及持续性健康发展。”

这也就是可适应百行百业,万变不离其宗的“数字化变革”本质。例如,将“数字大脑”应用于制造行业,就可以发挥同样的价值。紫光股份智能工厂落地杭州萧山区,这是业内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最高的工厂之一,也是浙江省第一批“未来工厂”名单当中唯一的电子工厂。

自建智能工厂,前期肯定是要下定决心,管理难度高、投资回报周期长,都是自建工厂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以紫光股份或者新华三这样体量的企业,完全可以将生产环节外包,而且即使生产制造外包,也有很重的话语权。

新华三显然有其他的判断。

新华三通过智能计划调度、智能物流管理、智能生产管理、智能设备管理、智能质量管理等五大核心建设内容,推动制造流程的重塑和变革,让柔性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制造模式成为可能。

说得再直白些,新华三正在通过“数字大脑”的植入,通过数字技术的运用,以非常高的效率、非常小的代价,实现非常柔性的制造,生产出非常高质量的产品,完成非常完善的资产管理。

而这不就是“数字化变革”阶段,最好的特征体现——企业正在以数字能力为业务半径,迅速完成业务流程重构,颠覆性地重新完成战略规划。中国企业的未来,或许都将如此。

关闭